赵迎:论声乐的有效教学![]() 在现实状况中,不仅存在着大量的声乐教学效率低,学生成才速度缓慢的低效教学,而且还存在着学生声乐水平停滞不前的无效教学,更有甚者,导致学生声乐水平倒退和坏嗓的严重教学失误也时有发生,有些院校的声乐专业学生成天是和一些保健药品:“如金嗓子”,“利君沙”们打交道,他们的老师——真所谓是“毁人不倦”啊。 造成这样的原因究竟在哪里?当然我相信,没有一个声乐老师会想,我把我的学生教成声带水肿,声带小结,让我臭名远扬,我就心满意足了,但是我们不得不承认,这个老师解决问题的能力和他的教学态度就已经局限了,他会导致那样的结果。 造成声乐无效教学和教学失误的原因,经诸多的声乐专家们认真总结研究,发现不外乎有三点: 1. 声乐教师本人就没有掌握歌唱艺术的真谛,缺乏正确的歌唱艺术观念,因而无法引导学生顺利地进行声乐学习。 2. 不懂得/不遵循声乐教学心理,缺乏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。 3. 学生不具备学声乐的嗓音条件,乐感以及好的心理品质。 那么应该如何实施声乐的有效教学呢? 一、注意选苗:苗好才会有好的长势,才会有好的收成。 二、声乐教师应该加强自身的能力: 1. 要有总的正确的歌唱观念和科学发生方法。 2. 要有一个好耳朵。 3. 必须有对症下药,灵活多变的教学手段。 4. 应具有较强的舞台演唱能力和一定的钢琴伴奏能力。 5. 具有全面的文化艺术修养和相关科学知识 6. 要有开放的,正确的创新的教学理念,不可有“教条主义” 三、 构建民主、平等、和谐的新型师生关系。 在传统的声乐教育中,过分强调教师的权威性和主导作用,在课堂教学中,学生始终处于言听计从的被动地位,学生的主体作用无法得到实现。在这里,教师,学生都应该明白:在很大程度上,教与学是合作关系,学生成功了,老师也就成功了:学生失败了,老师也就失败了。 四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: 著名声乐大师沈湘先生认为:“教与学的关系就是老师帮学生唱,而不是代替学生唱,作为教师,要帮学生唱好,千万不能让学生为你的“学说”和经验服务,这样十有八九要失败的,要设身处地的考虑,他们每个人所存在的问题,只要把握总的原则与要求,学生怎么唱舒服就怎么唱,因为最终是他们上台表演,我们应该帮他们把歌唱好,而不能让他们上台去受罪”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