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为一名音乐人需要具备的四大要素:天份 勤奋 缘分 本份
一、天份:所谓天份就是对音乐有一颗敏感的心
勺子和舌头的譬喻:没有音乐天份的人即使倾其一生与音乐相伴,亦不能领悟音乐,犹如勺子不知汤的味道;有音乐天份的人虽只与音乐相处片刻,却能迅速地领悟音乐,犹如舌头能知汤的味道。
铁棒和木头的譬喻:铁棒才能磨成针,木头只能磨成牙签儿
种子的譬喻:同样的一块地,饱满的种子种下去,无需费心即会开花结果,同样的一块地,干瘪的种子种下去无论多么费心都不会有结果。
二、勤奋:勤奋精进的人有如火焰般前进,烧尽一切大小障碍和束缚。勤奋精进的人绝不会倒退,事实上他已非常接近成功!
所针对的对象:技术层面和精神层面
(一)技术层面
乐理:音乐的基本原理
视唱练耳:笔者把不识谱的歌手称之为“鹦鹉歌手”
和声:对音乐的空间体验,就像2D、3D、4D电影,不同的和声伴奏效果,能让一首作品带给听众的感受和意境也不尽相同。
技巧:需要把握好平衡和尺度,不能不及,更不能过分。
(二)精神层面:心性决定艺境
阅读:板凳一坐十年冷,歌曲不写一句空。
旅行: 读万卷书,不如行万里路。
领悟:从别人哪里听到的仅仅只是知识,只有自己领悟到的才是智慧。
太极:调节身心平衡,克服急躁。
行经:清除妄想和杂念,培养专注的训练。 三、缘分:
1. 物以类聚的自然法则:世界是自己的一面镜子,你是什么样的人,就会有什么样的交际圈。
2. 人脉的正确打开方式:元(固本培养,先做好自己)+亨(构建亨通的人脉关系)+利(自身的才华还有他人的成全将会带来机遇和利益)+贞(用合理妥当的方式来获得正当的利益)
3.缘分的底线是原则,如果只讲缘分不讲原则,缘分则难长久,维系缘分需要求同存异和将心比心。
四、本份:所谓本份就是知行合一!
1. 假花的譬喻:如美丽却不芳香的花朵,不能为戴花者带来香气;同样的,不能知行合一之人所说的漂亮话同样是没有结果的。
2. 才要配位,德也要配位,否则才不配位难有作为,德不配位必有灾殃!
3. 四种芒果的譬喻:四种芒果,四种人生,个中滋味,自己体会。
第一种:看起来没熟其实也未熟的:一切都需要时间!
第二种:看起来成熟其实没熟的:如果一个人名不副实,过度包装自我只会让人大失所望。
第三种:看起来没熟其实已熟的:这样的芒果虽然也香甜,但从卖相上来说要比第四种销量差一些。
第四种:看起来成熟确实也已熟的:这样的芒果吃起来最香甜。
五点思考
个性的思考:个性是与生俱来的,做真实的自己,个性自然彰显。
价值观的思考:做一个有民族情怀的音乐人,向民间学习,传承与创新,特色与新意。
底线和操守:正是因为有了坚守,我们才不会一无所有,当说真话,不怕苦辣,谁有理,谁就有发言权!
时代性的思考:音乐是有年轮的,一代人有一代人的审美,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歌声。
功能性的思考:打拳的比喻:笔者的师父、青城派掌门人刘绥滨先生曾讲过一个典故,师父以前学散打的时候,他的同门师兄弟们在国际上获得过很多大奖。但是生活却过得没有自己的散打成就那样好,甚至还有些过得一团糟,就更不用说能为推动自身的这项事业做出多少贡献了。后来他发现:原来他们把拳打到拳眼儿里头去了,没有打到拳眼儿外头去。拳里头还是拳,拳外头才是世界!同样的,如果搞艺术的人只是一味的往艺术的象牙塔里面钻,而无法让自己的音乐深入生活,扎根群众,面向广罗大众,那么这样的艺术作品生命力可想而知?因此,笔者并不建议音乐院校的学生们毕业以后,他的艺术成就还未经过社会的考验和大众的检验,就直接留在音乐院校去当老师了。自己是陷入泥沼者而将拉出其他陷入者,这是不可能的;自己是未陷入泥沼者而将拉出其他陷入者,这是可能的!
尾声的祝福:知道归知道,境界归境界 ,理可顿悟,事需渐修,愿同学们与真理同行,与时代同步。在音乐中成长,在音乐中修行, 在音乐中塑造理想自我!
——赵迎